
沙洲村是远近闻名的“半条被子”故事发生地,当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,昔日贫穷的小山村成为了红色景区,村民吃上了旅游饭,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,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!
现在的沙洲村,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了,村民走出来一条“红色旅游+水果种植+村民自主”的特色发展道路,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沙洲村村民 朱华中:村里的变化就大了,以前都是土坯房,房子破破烂烂的,通过这个景区建设,破破烂烂的房子拆了,建设成了新农村。
在沙洲村“半条被子的温暖”专题陈列馆,总是能看到游客过来参观游玩。徐解秀的曾孙女朱淑华,正在日复一日、熟练的、富有深情的讲述着“半条被子”的故事,忙的时候一天也要讲上几十遍,为了做好讲解工作朱淑华毫无怨言。父亲朱小红以前因为没有技术,创业就业难,收入微薄,加之父母年老多病,家庭负担沉重。2017年,他通过参加县里的厨师技能培训和到外地考察民俗,在村里第一个开起了土菜馆,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有近万元收入。同时,他还在景区当保安,工资每月2000元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沙洲村村民 朱小红:我奶奶经常告诉我们要跟共产党走,幸福日子就在后头,红军给了我奶奶半条被子,现在共产党给了我们幸福的日子。【解说】村民朱利志是村里80后的年轻党员,他母亲有精神疾病,妻子突发强直性脊柱炎,全家背上沉重债务,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妻子出院都没有车费回家。在生活陷入困境的时候,村党支部伸出援手,送他去怀化参加致富带头人培训、学习电商、把他安排为村里的生态护林员。他利用红色旅游发展的机会,和妻子在村广场摆起小摊,销售零食、饮料等,通过多渠道增收,去年家庭收入达9万元。
沙洲村村民 朱利志:我们村党支部真的很关心我们这些有困难的群众,我真的很感谢他们,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。
群众有了现在的美好日子,也离不开村支两委和县委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支持。从红色景区建设到发展红色旅游,从脱贫攻坚战到发展产业致富,县委驻村工作队和沙洲村支两委积极为群众谋发展、办实事,不断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汝城县沙洲村村主任 朱向群:村民吃上了旅游饭,有的开起了瑶家乐,有的开起了民俗,还有的摆起了地摊,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,我常想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”,我的长征路就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。
沙洲村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,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的5240元增加到12740元,村集体收入由2014年的3600元增长到28.5万元,贫困发生率由18%下降到0%,交出了一份群众认可,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。
责编:何慧
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
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等出席观看
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 嘉奖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全体人员
拾光纪·天安门城楼上,与习近平握手的6位老英雄是谁
9月3日,14个瞬间,心潮澎湃!
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
习近平会见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
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
下载APP
分享到